2019年7月15日,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加入中国医院竞争力联盟任理事会员。通过联盟及时把握各层各类医院的发展动态、准确定位和建立自身专科优势,提升医院在分级诊疗中的专科竞争力,促进专科发展,打造专科声誉。
强内涵、提服务,谋求百年名院转型发展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省级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始建于1896年,占地310亩,建筑面积40.6万平方米,核定床位3500张,临床、医技科室98个。医院是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胸痛中心、国家卒中中心、中国心衰中心,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国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全国血液净化培训基地、全国腹膜透析示范中心培养单位、全国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建有河南省重症监护、急诊专科等8个省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三次荣获全国卫生先进集体,被评为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爱婴医院,河南省慈善医院、中原十大公益慈善医院,2018年荣获河南省患者满意提升工程先进单位、河南省持续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河南省医院品质管理先进单位等。
现有职工3655名、博士90名、硕士956名、副高以上职称人员413名。国务院政府特贴4人、河南省政府特贴2人,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1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河南省省管优秀专家2人,河南省优秀教师4人,河南省先进工作者1人,河南省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10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2人,河南省卫生计生科技创新型人才领军人才7人。拥有豫北唯一一台PET/CT,主要应用于肿瘤、颅脑、心脏等领域重大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 Revolution CT,东芝320CT,GE超高场强磁共振、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机(ECMO),DSA,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康复训练机器人,一代基因测序仪、二代基因测序仪、光学干涉断层成像移动系统(OCT)、心脏三维标测系统、立体定向仪、超声骨刀等大型设备百余台件,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医院以科研创新与学科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设立青年医师科研培育基金、心脏中心“求实探索”基金,积极扶持青年医师临床研究和原始性创新、培育国家级项目,积极推动基础向临床转化。聘任新乡医学院基础专业博士担任科研助理,共享科研资源、探索基础科研设计与临床科研思路协同发展新模式。现医院拥有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1个,河南省临床一级重点学科1个,河南省医学重点(培育)学科17个,河南省重点中医专科1个,河南省医学重点实验室1个,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及国际联合实验室11个。
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挖掘第一资源潜力。实施青年医师业务培训计划,与国际应急管理学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三年来先后选派90余名业务骨干赴美、英、德、意等国外知名科研院所研修,安排360余名医师赴上海、北京等国内知名医疗单位进修,学成回院后鼓励并支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先后与中国航天医学研究中心合作建设肿瘤中心,聘任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张敏博士担任心脏中心副主任、首席专家,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郝晓南教授合作建设癌干细胞研究中心。聘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伟民教授为心血管内科主任,中山大学第一医院陈合新教授为耳鼻喉科主任,聘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龚建平教授、复旦大学陈德松教授、协和医院蔡建芳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布莱根和妇女医院神经疾病研究中心李少敏教授、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崔全军教授为特聘教授。
根据“十三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顺应分级诊疗的新型就医秩序,成立了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疗集团。通过院长“包干”、专家驻院帮扶、远程会诊、两院一科紧密对接等方式,打造以我院为中心、14家市县级医院为成员单位的豫北医联体网络。通过互联网+医疗的方式,对延津县的8个乡镇的10个卫生院、100余个卫生室搭建了网络分中心、网络诊所平台。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畅通了从偏远乡村到省级三甲医院的生命绿色通道,有效缓解看病难的困境,探索建立了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多位一体、上下联动的网络化救治体系。